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州政资局立足交易服务 着力提升市场满意度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21-08-26 16:20浏览

今年以来,州政资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际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吹响“我为群众办实事”集结号,紧扣困扰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下硬功出实招,推行网上办服务、减负服务、延时服务,切实增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和便企利民的强大动力。

融合提升,全面推行交易事项“网上办”。健全完善全州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门户网站—昌吉州公共资源交易网,涵盖所有交易领域,完成与国家、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水利部全国水利市场监管服务平台、自治区住建厅“四库一平台”、自治区交通厅信用平台的数据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上线涉及交通运输、水利、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材料、监理等15套招标文件范本、25套评标办法,实现“标书在线传、保证金线上缴、开标不见面、交易结果网上查、过程全留痕”等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模式,建立了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实现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评标专家远程评标,全面启用各交易主体电子签章,进一步提高交易主体便捷度,真正实现“数据跑路”代替“人工跑腿”。截至8月底完成投资141.4亿元的806项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服务。

完善机制,全力打造交易平台“优服务”。起草印发《昌吉州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的实施意见》(《昌吉州公共资源交易目录(2020版)》),明确具有公有性、公益性的8类29项交易事项“应进必进”,鼓励目录外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入平台交易明确了有关行业行政监督部门职责分工,依法依规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行业的监督管理。加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通过昌吉州公共资源交易网向社会公开平台交易办事指南、业务流程和服务规则,企业申请事项做到程序优化、流程简化、限时办结、进度可查,交易便捷度明显提高。

提效降费,多措助力公共交易“真减负”。聚焦落实减负服务,注重减环节、减材料和减成本。推行招标信息自动发布,取消招标文件备案、查验环节,简化发布流程,实现招标信息自动推送发布。优化投标保证金收退服务,提高投标保证金收退效率,实现各类进场交易项目保证金从依赖业主授权向全程电子化收退的转变,收退无耽搁、零差错。建立中介机构从业人员二维码电子证照认证系统和实名数据库,实现一对一赋码,电子证书可即时生成、即时领证。持续执行“零收费”标准,落实援疆工程建设项目、安居富民、定居兴牧项目建设工程免收场地及设施服务费政策,累计为42个项目的310家投标单位及招标代理机构减免费用达27.3万元。推进交易“不见面”全流程电子化服务,累计为138家中介招标代理服务机构、14441家次投标企业减少现场办事5000余次,为市场主体节省异地往来交通、食宿、补贴、文件打印等交易成本估算720万元。

主动服务,实现交易服务“零距离”。落实延时服务工作机制,紧扣交易服务工作实际,顺应市场主体在午间、晚上等非上班时间提出的项目进场、评委抽取、开评标等服务需求,大力推行“午间不间断”“晚上加班干”等延时服务。从点滴细节入手,为市场主体提供全程保障、周到服务,用服务的贴心指数提升市场主体的幸福指数,工作满意度99%。截至目前提供延时服务90余次、300余小时。建立常态化意见征求机制,紧贴公共资源交易各方主体需求,提升平台便捷使用度,每季度邀请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招标代理机构代表、投标企业及业务专干等三方服务群体,开展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征集工作,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以意见建议倒逼改革,以问题牵引方向,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服务。目前先后组织意见征求建议会两次,累计收集并解决意见建议21余条,满意率达100%。

州政资局用切实举措,解决群众身边事,把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把等“等群众上门”变成“送服务上门”,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走深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