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昌吉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搭建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平台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21-09-23 11:05浏览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昌吉州依托自治区一体化平台建设昌吉州公共资源交易网,加快整合共享步伐,搭建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平台”,全面推行“不见面”网上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今年以来,截至9月底已累计开展工程建设项目、非集中采购的政府采购项目及国土资源类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971个,其中“不见面”交易项目达到817个。

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便利化建设,昌吉州在该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获得全疆首个国家电子招投标系统三星级检测认证基础上,不断优化全流程电子交易平台系统和功能,实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类、水利工程类、交通工程类、矿业权挂牌出让等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有效解决了因投标人、评标专家大量聚集和跨区域流动可能导致的风险,同时显现了为各方交易主体提供便利服务,降低招投标成本的优势,进一步释放公共资源交易的改革红利,初步实现“多快好省”的目标。

一是坚持“应进必进”,全面推行平台之外无交易发《昌吉州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的实施意见》,坚持应进必进,推动各类公共资源交易进平台,对应该或者可以通过市场化配置的公共资源,建立交易目录,列入目录清单事项29项。进一步整合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快推进目录清单内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部纳入昌吉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行目录管理,明确工程建设项目、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医疗卫生采购、无形资产交易、涉诉罚没资产处置等8类29项交易事项“应进必进”。鼓励目录外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入平台交易,目前已将高效节水、旱作农业、畜牧产业、林业飞播、政府主导的风光电、磁悬浮等项目进场交易,实现了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具有公有性、公益性的资源交易“应进必进”。坚持做到“所有交易进平台,平台之外无交易。”

坚持统一规范,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规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信息资源共享。出台修订《昌吉州公共资源交易综合评标专家库和评标专家管理办法(试行)》《昌吉州公共资源交易大厅进场交易守则》规章制度、服务规范等20余项,进一步强化大厅管理,规范人员行为,提升服务效能,做到按流程审批,按规则交易,印发《关于昌吉州公共资源交易放宽市场准入实行事前信用承诺简化企业登记流程的通知》,简化企业登记手续、取消主管部门审核备案环节,降低市场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准入门槛。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对各招标代理机构在开展招标代理过程中是否依法经营和人员配备、履约质量、专业素养是否符合专业标准及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的有关规定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公示。运用信用激励和惩戒手段,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正常秩序。同时对现有公共资源交易综合评标专家库602名专家评标专业和基本信息进行完善,实现专家管理的全面电子化应用,为专家资源共享及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是融合提升,推行交易事项“不见面”。健全完善全州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门户网站—昌吉州公共资源交易网,完成与国家、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水利部全国水利市场监管服务平台、自治区住建厅“四库一平台”、自治区交通厅信用平台的数据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上线涉及交通运输、水利、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材料、监理等15套招标文件范本、25套评标办法,全面启用各交易主体电子签章,进一步提高交易主体便捷度,实现“标书在线传、保证金线上缴、开标不见面、交易结果网上查、过程全留痕”等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模式,推动远程投标、远程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开启常态化模式,真正实现“数据跑路”代替“人工跑腿”。今年以来,累计为138家中介招标代理服务机构、14441家次投标企业减少现场办事5000余次,为市场主体节省异地往来交通、食宿、补贴、文件打印等交易成本估算720万元。

四是优化流程,开启交易过程“全留痕”。将网上全流程和网上半流程两种方式进行开评标活动的方式进行深度衔接,彻底解决以前无规范评标规则的半流程项目除发布招标公告、下载招标文件、递交投标保证金的交易流程在网上留痕外,其余的交易过程均在线下由代理机构自行操作完成并无法实现网上留痕查阅功能。例如已实现中标供应商线上自助下载中标通知书,为交易主体提供极大便利,节约了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同时也便于监督监管,目前已经惠及11个项目的交易主体。截至目前,采用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评标规则和招标代理机构自行设定评标规则的工程建设项目,均实现了网上全流程“不见面”电子化交易留痕,保证了各类交易行为动态留痕、可追溯。

五是提效降费,保证金收退“迅捷办”。依托昌吉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优化投标保证金收退服务,提高投标保证金收退效率,实现各类进场交易项目保证金从依赖业主授权向全程电子化收退的转变,收退无耽搁、零差错。项目开评标结果公示完毕后,代理机构即可在线及时退还未中标投标人的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利息,提升资金流转效率。同时,昌吉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服务系统正式上线,实现从申请、核准、支付、开具到使用的全流程电子化办理,借助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投标企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保函,解决了以往投标保证金缴纳资金额度大、占用时间长、收退手续繁琐、投标成本高等问题。

六是打通平台隔阻,实现政府采购服务“一网通办”。昌吉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政采云平台技术接口开发采购项目单一来源公示和采购、签订合同、随对接测试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截至9月10日,昌吉州公共资源交易网已与新疆政府采购网的互联互通、并联开始运行,州本级政府采购业务全流程业务在昌吉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一个网站操作,实现两网信息、收据共享全流程闭环运行,昌吉州本级政府采购项目已实现“一网通办”,目前,“一网通办”已完成 42个招标、结果等公告的推送发布。

七是坚持服务高效,推动平台便民利企。建立常态化意见征求机制,线上开通网上投诉通道,线下紧贴公共资源交易各方主体需求,提升平台便捷使用度,每季度邀请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招标代理机构代表、投标企业及业务专干等三方服务群体,开展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征集工作,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以意见建议倒逼改革,以问题牵引方向,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服务。先后组织意见征求建议会三次,累计收集并解决意见建议21条,办结21条,满意率达100%。落实延时服务工作机制,紧扣交易服务工作实际,顺应市场主体在午间、晚上等非上班时间提出的项目进场、专家抽取、开评标等服务需求,大力推行“午间不间断”“晚上加班干”等延时服务。从点滴细节入手,为市场主体提供全程保障、周到服务,用服务的贴心指数提升市场主体的幸福指数,截至目前,提供延时服务90余次、300余小时,测评满意度达100%。同时落实援疆工程建设项目、安居富民、定居兴牧项目建设工程免收场地及设施服务费政策,累计为42个项目的310家投标单位及招标代理机构减免费用达27.3万元。